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591

【香港預訂】 評測 XPower PD Double Mag 「磁能線」 支援 PD . QC 快充 MBP 都用到

提起磁能線,相信大家都會想起當年的「走數」事件。但這類磁能線是否真的做不到有效的線款?又未必。香港品牌 XPower 最近就在 Kickstarter 集資,將會推出第三代的 Double Mag 磁能線。作為以推出流動充電器及充電線聞名的 XPower 今次推出的這款磁能線,筆者就火速拿到一套在手,為大家試試它用起來感受如何吧。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評測影片:

噢 ! 賣 Good 超實用雙頭磁能線 實測

雞蛋妹 – unwire.hk 由從有咗佢,MacBook、iPhone、Android📞📞一條線走天涯都冇問題😎😏詳細內容:https://unwire.hk/2018/11/09/doublemag-3gen-magnetic-usb-cable/mobile-phone/#超實用 #XPower #DoubleMag #雙向磁力充電線 #磁能線

Posted by UNWIRE.HK on Friday, November 9, 2018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Android / iPhone 套裝 $133

– 本線

-USB 或 Type C 輸入 ( 2 選 1 )

– Lightning 或 Micro USB 或 Type C 輸出 ( 3 選 1 )

 

Smartphone 套裝 $230

-本線

-USB

-Lightning

-Micro USB

– Type C Output

 

Macbook / PD 套裝 $173

– 本線

-2 X PD Type -C

 

All-in-one Set $390

-Cable

– USB

-Lightning

-Micro USB

-Type C Input

– Type C Output

-PD x2 Type C

 

 

<<按此購買>>

 

延續 Magsafe 理念 磁力恰到好處

其實磁力電線的理念,上代 Apple MacBook 系列的用家不會陌生。磁力扣有效防止電腦插著火牛時,不會因為誤絆電線讓筆電受到拉址飛在地上,小編也因為 MagSafe 成功避過了幾次意外。可惜現在 Apple 新的 MacBook 系列不再使用 MagSafe ,但近年有不少人把這個理念延續,甚至搬到手提電話上。Double Mag 第三代磁能線,一線多頭支援手機及手提電腦等的裝置。據官方表示,它是全球首條同時支援 PD 及 QuickCharge 兩種快充制式的雙頭磁力線,大家可以見到線的兩邊均是磁石頭,用來按用家需要接駁不同的充電頭。另外,一般情況下磁吸情況都算滿意,放近就會吸在一起並且「對準位」即時使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線身兩邊均是採用磁吸式設計,與以前 MacBook 的 Magsafe 效果差不多。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只要將線身移近接頭就會自動吸附在一起,成功完成接駁。

筆者就有試過,發覺如果遇上突發的外扯力,磁吸部分就會即時鬆脫,而由於線的兩邊頭均是採用磁吸設計,換言之最多也是線跌在地上,無論是手機 / 電腦或者充電器都不會因突然的外扯力一併跌在地上,設計得確實不錯。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大家放在袋中充電,磁能線由於天生「缺陷」,可能會比較易「甩」頭,導致充電停止的情況,所以如果大家要為裝置充電甚至要傳輸資料,還是乖乖放在檯面充電或過資料會比較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即使有突發的外扯力,也只會兩邊磁吸頭鬆脫,掉在地上的最多也只是線本身,接駁的裝置完全無問題。

按此購買

尼龍線物料實淨好手感

這款 Double Mag 第三代磁能線,線身採用了防撕裂尼龍物料編織外殼,不但手感不錯,據官方表示它更通過了拉伸、擺動、彎曲等質量測試,可有效保護內裡線材,耐用程度確實頗高,直接放在袋中拿出街用都無問題。不過它的線身長度只有 1 米左右,一般為手機或流動裝置充電問題不算太大,但如果是為 MacBook 充電,除非你的拖板或者火牛是放在檯面,如果放在地下的話,線身就不夠長度拖到檯面接駁 MacBook 使用,如果廠方未來會推出更長的接駁線,那就更加理想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採用了防撕裂尼龍物料編織線身外殼。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即使大力扯都不會輕易弄斷線芯,保護性能頗強。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不過線身只有 1 米長度一個選擇,有時如果配合電腦用就似乎短了一點,如果可以有 2 米線選擇就更理想了。

容易取出 不怕卡死在裝置上

今次 Double Mag 這款第三代磁能線,會隨不同套裝附送不同的充電接頭,筆者手上的是價值 $390 的 All-in-1 套裝,基本上是所有端子全部齊備。值得一讚是在插頭跟裝置之間,廠方預留了少少空位,方便用家用手指甲撬出來,不用擔心好像其他同類線的失敗設計,插頭很難拿回出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筆者測試的是 All-in-1 套裝,接頭十分齊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廠方十分體貼地在接頭與機身之間預留少少空位,方便大家用指甲撬出來。

所有接頭均十分細小,當裝拆時很容易飛到不知哪裡去。幸好接頭全部都有磁力,大家可以將所有接頭磁吸在一起,再找個小袋子將它的裝在一起,那就安全一點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不過每個接頭都十分細小,不好好收藏很容易遺失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幸好大家可以將所有接頭磁吸在一起,再放進一個小袋子收藏,帶出街用就更安心了。

不過其實磁力線的原意就是將充電接頭長期插在裝置上,一來可避免遺失,二來可避免不停拔插造成裝置插槽損耗。加上接頭即使長拔在裝置插槽,也只是輕微突出少許,不會太阻礙平常使用,所以大家更可以將它用作防塵塞,確實不錯。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當接頭插進裝置時,其實只是突出很小部分,所以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直接將接頭塞進機身插槽內,這樣既可防入塵也不會那麼容易遺失了。

高電流量 MBP 可邊用邊充

至於支援裝置方面,Double Mag 第三代磁能線十分廣泛,基本上看套裝包括哪種接頭就可支援甚麼裝置,例如:iPhone、各品牌 Android 手機、平板電腦、甚至 MacBook 都得,最令筆者驚喜的是就連一向「大食」的 MacBook Pro 都一樣用到,筆者接駁原廠火牛充電,充電 icon 為空心,即表示目前使用火牛電力,電池也一併在充電。證明線材本身足夠讓 MBP 這類需求大的電流通過。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們測試過,不只是 MacBook,就連 MacBook Pro 都一樣可以用 Double Mag 第三代磁能線來充電。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大家可以留意到當接駁後,電池 icon 過一陣子會變成空心,代表在供電給 MBP 之餘,同時亦有為電腦電池充電,所以電壓絕對足夠。

支援 QuickCharge 及 PD 充電

至於快充方面,Double Mag 第三代磁能線支援可說十分廣泛,它不但支援 Qualcomm QuickCharge 3.0,亦支援 PD 快充制式,所以無論大家是接駁支援快充的 Android 手機、平板電腦等都無問題,接駁 Macbook、Macbook Pro 輸出亦足,唯獨接駁 iPhone 8 或以後的 iPhone,雖然可以使用充電,但由於官方未開放授權,所以所有第三方線都不支援最新的  iPhone 的 PD 快充,有點美中不足。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筆者的套裝本身已附送 2 個支援 PD 制式的接頭。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用來接駁 MacBook、MacBook Pro 等完全沒有問題。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至於為 iPhone 充電,要留意的是它不支援 iPhone 8 之後的 PD 快充功能,但一般充電是無問題的。插的時候有 8-pin 金屬接點的一邊要向著機背,否則是接駁不到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它亦支援 Qualcomm 的 QuickCharge 3.0、Huawei SuperCharge 等快充制式,只要接駁的手機及充電火牛 / 外置充電器支援此快充制式就可以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接上磁能線後,會顯示出快速充電字樣,證明是能夠完美支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各位可另購一個 Micro USB 磁吸接頭,可幫大家將非磁能線變做磁能線,十分有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另購一個 LED 燈接頭,可以當作電筒使用。

接駁 Switch 有機會變「磚」

既然 Double Mag 第三代磁能線可以支援 PD 快充功能,相信不少 Switch 用家也有同一問題:能否用來為 Switch 充電呢?筆者會建議大家切勿嘗試!因為早前已有消息指使用非任天堂官方推出或認可的第三方配件接駁 Switch,有可能會令 Switch 變磚無法使用,而今次這條磁能線亦屬於第三方推出的配件,為了大家 Switch 的安全著想,還是不要用它來接駁吧。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用第三方配件接駁 Switch 有機會令 Switch 變磚,所以不建議大家用 Double Mag 第三代磁能線與 Switch 接駁為之充電。

電壓穩定 + 可傳 DATA   可媲美非磁能線

至於電壓及電流方面,Double Mag 這條第三代磁能充電線可說是十分穩定,與非磁能線設計的 USB 線,甚至原廠線比較,以量度裝置量度後發覺都十分接近,因為它線內用上特粗無氧純銅 4 線芯,插頭亦用上 24K 鍍金(Type-C OTG 及傳輸頭除外),所以可以提供不錯的導電性,使用上大家不用擔心會有「唔足火數」的問題。至於傳輸檔案方面亦無問題,筆者亦拿來非磁能線與這條 Double Mag 第三代磁能線作比較,從電腦傳輸檔案到手機內,發覺速度幾乎是一樣,沒有太大分別,十分不錯。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上圖大家就見到,除了 Type-C OTG 及傳輸頭兩個外,全部接頭均用上了 24K 鍍金製造,可提供不錯的導電性。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筆者拿來原廠線(第一、二張)及磁能線(第三、四張),接駁 Apple MacBook Pro 原廠火牛實試電流,大家可以見到兩者的電壓及電流數據都差不多,前者是 19.8V 1.7A,後者則是 19.7V 1.75A,可見線材是夠「力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再拿來原廠 Lightning 線(第一、二張)及磁能線(第三、四張),接駁 iPhone XR 及外置充電池,同樣可以見到兩者的電壓及電流也是十分接近,前者為 5.02V 1.32A,後者為 5.02V 1.19A。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再拿來 USB Type-C 線(第一、二張)及磁能線(第三、四張),接駁 Sony Xperia XZ3 及外置充電池,兩者均支援 QuickCharge 3.0,結果發現兩者的電壓及電流也是差不多,前者為 8.85V 1.11A,後者為 8.85V 1.16A,同屬 QC3.0 級數,證明磁能線與傳統 USB Type-C 線一樣,也是支援到快充功能的,效率亦相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另外,亦可以成功將手機接駁電腦作傳輸檔案用途。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筆者分別以 USB Type-C 線及磁能線,接駁 iMac 27″ 及 Sony Xperia XZ3,由電腦抄寫 169.6MB 大小的檔案到手機中。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上面以傳統 Type-C 線(左)及磁能線(右)所需時間結果可見,兩者均是 10 秒左右,可見抄寫速度兩者是十分接近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再以同一場景,但由電腦抄寫更大容量,達到 647.9MB 大小的影片檔案到手機中,看看有沒有差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上面結果可見,以傳統 Type-C 線抄寫大容量檔案,需要 33.84 秒;而以磁能線抄寫同一檔案,就需要 39.07 秒,相差 5 秒左右,但其實也不算多,屬於滿意水平。

包含 OTG 接頭 方便「過機」

另外,筆者發現 All-in-1 套裝中,更隨有 OTG 接頭。相信大家都知道有此接頭,就可以令接線有更多玩法,筆者就試過將兩部 Android 裝置接駁在一起,發覺是可以啟動 OTG 磁碟模式,換言之如果大家購買了新手機,想不經電腦直接將檔案由舊手機傳輸到新手機,Double Mag 這條第三代磁能線絕對可以幫到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配備了支援 OTG 功能的 Type-C 接頭,玩法就多很多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最多人有用的方法,就是接駁兩部 Android 手機過資料,日後購買新手機,要由舊機將資料傳輸到新機上,就不用再經過電腦了。

另外,對於追求在手機聽歌有較佳音質的用家,筆者試過它是可以接駁外置 DAC 裝置,之後再將耳機接駁外置 DAC 裝置,聽歌就更爽了。當然,有了 OTG 接頭,亦可以接駁更多周邊產品,令手機或流動裝置功能大大增加,不過其他玩法就留待 wire 民們自行發掘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對於用手機聽歌但注重音質的用家,亦可以透過此方法接駁手機及外置 DAC 裝置,再接駁耳機欣賞音樂就更爽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按此購買>>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http://facebook.com/unwirehk/
• 要入手生活科技潮物 即上 unwire store https://store.unwire.hk/

The post 【香港預訂】 評測 XPower PD Double Mag 「磁能線」 支援 PD . QC 快充 MBP 都用到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